- · 《世界中医药》栏目设置[08/10]
- · 《世界中医药》数据库收[08/10]
- · 《世界中医药》投稿方式[08/10]
- · 《世界中医药》征稿要求[08/10]
- · 《世界中医药》刊物宗旨[08/10]
走向世界的“中国药都”--定西中医药产业实现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走向世界的中国药都 定西中医药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纪实 汉唐古韵,丝路雄风,黄河文明滋养中华;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誉满神州;千年药乡,中国药都,这里是甘肃定西。
走向世界的“中国药都”
——定西中医药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纪实
汉唐古韵,丝路雄风,黄河文明滋养中华;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誉满神州;“千年药乡”,中国药都,这里是甘肃定西。
定西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富集区、人工种植主产区、仓储物流集散地,有上千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尤其是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区域属南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降雨相对充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道地药材种植的优势地带。
近年来,定西市立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利用道地药材主产地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扎实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中医药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的崛起之路。
发挥道地优势 传承“千年药乡”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护佑着一代代中国人。定西岷县所产当归入药已有1700多年历史,世称“岷归”,享有“岷归甲中华”和“中国妇科人参”的美誉;陇西县等地生产的黄芪被称为芪中精品,南北朝时期梁代大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载:“黄芪第一出陇西”;渭源县所产白条党参因其体胖梢长、皮肉坚实、品质优良而远近闻名。岷县、陇西、渭源三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
在定西,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439种。2019年,全市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121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中药材总产量达33.3万吨,总产值34.5亿元。近年来,先后制定申报颁布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56项。其中,2019年新制定颁布了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红芪五个道地药材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我省中医药大显身手,摸索出了以定西三大主栽道地药材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扶正避瘟方、宣肺化浊方、益肺健脾方等“甘肃方剂”,形成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有效提高了患者治愈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挥仓储优势 构筑“天下药仓”
“药到陇西最全,储在陇西才优。”2009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对“中国药都”核心区陇西县中药材仓储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定西气候条件独特、交通便利,是中药材存储的“天然药仓”。得天独厚的贮藏和区位优势,催生了仓储物流的快速发展,“南药北贮”格局在这里悄然形成。
近年来,定西市一方面扶持现有的仓储企业广泛采用辐照灭菌、低温干燥、红外线干燥、低温充氮等先进储存技术和建筑新材料,对传统仓储库进行改造扩容;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扩大仓储规模,提升静态仓储能力。陇西康美现代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九州通岷归综合产业园、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智能云仓”等现代仓储物流项目先后落户定西,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贮藏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药仓”。一座座仓库里不仅储满了当归、黄芪等地产药材,而且还储存了大量川芎、白术、白芍等南方药材品种。
目前,全市建成中药材烘干设施188座,千吨以上中药材现代物流仓储企业30多家,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0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其中,陇西县静态仓储量达到80万吨。
发挥市场优势 成就“西北药市”
一行青史一句诗,一寸江山一味药。从千家万户的田间种植到人头攒动的村镇集市,从商贸市场到加工车间,从传统销售到电商平台,定西中药材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定西地产道地药材及其加工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
目前,定西已建成了以陇西首阳中药材交易中心、岷县当归城、渭源渭水源等5个中药材市场为龙头,以产地集贸市场、各乡镇收购网点、电子商务为补充的中药材市场体系。全市中药材交易正在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文章来源:《世界中医药》 网址: http://www.sjzyyzzs.cn/zonghexinwen/2020/0907/500.html